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等部门和单位对2013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以地震灾害为主,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山体崩塌、滑坡、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风暴潮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灾情较去年同期偏重。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5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67人失踪,245.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7万间房屋倒塌,330.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199.7千公顷,其中绝收8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30.2亿元。总体看,上半年自然灾害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灾害覆盖广频次高,损失集中西南地区。上半年,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00余个县(区、市)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各类自然灾害累计发生次数超过6200次,近900个县(区、市)重复受灾3次或3次以上。灾害损失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该地区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紧急转移安置人数、倒损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占全国总损失一半以上,其中,四川省上述指标均占全国总损失近3成或3成以上。从集中连片特困县受灾情况来看,西南贫困地区受灾尤为严重,死亡失踪人数和倒损房屋数量占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受灾县8成以上。
二是地震灾害损失重大,地质灾害伤亡严重。上半年,我国大陆地区中强震非常活跃,5级以上地震发生21次(其中黄海海域2次),边境附近发生2次,远超过常年年均20次水平。地震灾害是造成损失的最主要灾种,全国32%的因灾倒塌房屋、53%的因灾损坏房屋由地震造成。四川省中强震发生频次最高、灾害损失最大,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6次,造成的各项损失均占全国地震损失的8成以上。尤其是4月20日芦山县7.0级强烈地震,震级高、破坏性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大量房屋损毁。上半年,因降雨、冰雪冻融等因素引发多起山体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共造成220人死亡,30人失踪,死亡失踪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4成以上。其中,1月11日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山体滑坡造成46人死亡,3月29日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山体滑坡造成83人死亡或失踪。
三是水旱灾害总体偏轻,局地损失较为突出。上半年,全国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入汛以来降水偏多,强降雨过程频繁、影响范围广,但总体分布较为分散。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较近年同期偏轻,其中房屋倒损数量为近10年同期最少。由于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大,广东、湖南等省灾情较重。春季,东北地区遭遇低温灾害、春涝灾害“双碰头”,平均气温为1958年以来同期最低,累计降水量为1952年以来同期最多,低温春涝对农区春耕备耕和适时春播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后期气温回升、雨量适宜,总体影响不大。上半年干旱灾害较近年同期偏轻,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偏少3成以上,但西南、西北、北方冬麦区等部分地区旱情较重,尤其是云南、四川南部自2009年入秋以来连续4年受旱,灾害叠加效应明显。进入5月,旱区大部陆续出现降水,旱情基本解除。
四是南方风雹灾害频发,低温雪灾损失突出。3月份以来,南方地区区域性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华南、西南等地灾情较重,全国有1000余个县(区、市)遭受风雹灾害。年初,南方地区接连遭遇两次低温雨雪过程,部分地区交通出行和通讯受到较大影响。4月,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先后出现3次强降温过程,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的冬小麦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与近年同期相比,低温冷冻雪灾损失较重。
五是雾霾影响中东部地区,海洋灾害影响北方沿海。上半年,全国平均雾霾日数20.1天,较常年同期偏多7.7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其中1-3月份较为突出。雾霾天气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一季度北京、河北、河南等地雾霾日数达20-30天,江苏部分地区在30天以上,持续雾霾天气对交通运输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上半年,我国海洋灾害以风暴潮和海冰灾害为主,其中5月底的温带风暴潮灾害造成山东多地受灾;年初海冰灾害导致辽宁省海水养殖业受灾严重。
六是林业生物灾情同比持平,森林火灾偏轻发生。上半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同比持平,局部危害较重,导致6843千公顷林业面积不同程度受灾。发生森林火灾2973起,其中较大森林火灾1053起,没有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共造成8656公顷森林受害,损失森林蓄积20.4万立方米。全国森林火灾较近年同期偏轻,火灾次数、受灾森林面积、伤亡人数分别比前三年均值下降44%、58%和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