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人才缺口过百万

发布时间: 2013-10-24  文章作者: 访问次数: 1191

每年6月的高校毕业季,是高校毕业生搭乘就业“末班车”的最后机会。据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杜玉波透露,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5月25日上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大四学生小段起了个大早,西装革履地拿着精心准备的求职简历来到位于长沙麓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远大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参加技术型人才专场招聘会。两天前,小段接到了这家公司的面试通知。

教学与社会脱节 书本知识难派用场

你在中建五局的项目上实践过,专业基础一定可以吧?”面试官直面小段,就相关专业知识问到。在专业性知识方面,小段对答如流。

你刚刚说远大住工代表的是现代建筑产业,你也认同工业化方式造房是对传统建筑模式的变革。那你对建筑工业化了解多少?”面试官继续发问。此时,小段开始有些紧张,课堂上学的都是传统建筑模式的专业知识,而对于建筑工业化的了解与认知,小段从未接触过,而他们的专业课程也没有设置“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专业教学,更没有在工业化建筑工厂、工地参观了解过。

小段决定说实话:“只是有个初步的概念了解,对具体的技术,没有学习过也没有接触过。”随后小段补充道,“但我拥有良好的专业基础,而且学习能力也强,我相信只要在贵公司实践2、3个月,便可胜任工作。”15分钟后,面试结束,除去已掌握的传统建筑模式专业知识对答如流外,小段几乎被面试官问得晕头转向。

走出远大住工时,小段有种不自信的预感,感觉自己大学所学明显不对企业的胃口。但幸运的是,两天后,小段接到了录用通知:“恭喜您被列入了远大住工的人才培养战略计划”。或许是小段的坦诚打动了这家企业。

人才匮乏成产业发展“拦路虎” “公司在快速扩张发展时,人才保障非常关键。但事实上,企业不太可能招到对口人才,只能择优录取再进行人才再培养。”远大住工主管人力与行政工作的副总裁黄治国表示。

据了解,该公司2013年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5至7个大中城市新建研发制造基地,未来两年,制造基地将增至25个,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级城市,年产能达到5000万平方米。这种几何数的增长,人才无疑成了最基础的支撑要素。2012年底开始,远大住工便相继举行数场招聘会,但招聘结果非常不理想。“高校输出的‘科班’学生多数对新型的现代建筑产业了解尚浅,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标准相差甚远。”黄治国告诉记者。远大住工在专业技术型人才中海外留学生所占比例在30%左右,公司内部只能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建筑产业技术已相当成熟,学生接受的专业学习也是基于新型的工业化技术,欧美国家的高校教育更看重实际操作与应用,遵循的是学以致用的教学观念。”黄治国说。

据了解,在巨大的市场前景推动下,除了远大住工外,还涌现出宇辉集团、亚泰集团、西伟德等一批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式企业,在沈阳现代建筑产业园、合肥经开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也相继形成了产业集群的专业园区。但在新型产业壮大发展的同时,新型产业人才的匮乏却成了企业发展甚至整个产业发展的“拦路虎”。据推算,我国新型现代建筑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已至少紧缺近100万人。

专家呼吁工业化技术进高校

针对如何实现人才需求与高校教育的合理对接,如何针对性地培养专业性人才等问题,笔者联系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尹鸿玺。据尹鸿玺介绍,现代建筑产业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潮流趋势,但产业发展滞后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短缺。

谈到当前建筑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时,尹鸿玺颇为担忧地表示,“现在学生们跨专业能力不强,材料学专业的只懂材料,工程专业的只懂工程。学校培养模式单一,没能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更严重的是,学生们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建筑工业化要求学生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懂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技能,又需要掌握建筑学知识技能,同时掌握信息化手段进行整合。”尹鸿玺指出。“国内建筑院校的教学需要更新升级,尤其是对建筑系专业的‘课改’,以满足建筑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尹鸿玺称。

尹鸿玺还多次提及建筑工业化对人才的“信息化”要求,“建筑工业化强调标准化和高效率,因此毕业生需要熟练掌握建筑领域信息化工具,适应工作中的信息化操作。除了懂工程、懂画图,还需要强大的实践能力。”此外,熟悉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也是尹鸿玺强调的重点。“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推动力之一,建筑工业化需要毕业生认同和实践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

据远大住工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至5月,该公司共接待考察客户200余批次,其中以政府考察团为主,高校的专家教授大约占30%左右。远大住工总裁唐芬曾说:“公司每个月都会接到一些高等院校的演讲邀请,希望我们能走进高校为大学生作建筑工业化的知识讲解。”在唐芬看来,这是高校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肯定。

6月7日,上海临港集团考察团在参观远大住工后建议:现在高校生围绕传统建筑模式授课的方式显然落后了。远大住工可以把“先进的建筑工业化技术”送进高校。一方面可成为建筑系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也可考虑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合作,让学生们学习到最先进的工业化集成建筑技术。

高校作为科班人才的输出地,的确到了需要结合行业前沿和生产实践,传授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的时候了。”临港集团副总裁兼临港奉贤公司董事长朱伟强感慨地说。

Copyright©1996-2015 jzsbxy.jsvia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建筑安全与减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苏ICP备11021512号-075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中心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82